斗彩团花缠枝莲纹盌

年份: 清乾隆

尺寸: 15.5直径 x 7.5高 (厘米)

状况: 完好.

基本资料: 瓷胎薄、釉细,胎质细腻,造型隽秀

 

官窑名瓷产乾隆,

笔笔如生莲花红。

幽芳青花婉约情,

殊鲜逸气韵隽永。

    中国瓷器艺术从诞生开始,就向世界诉说着中华文化无限的风采和魅力。斗彩作为中国瓷器最重要的品种之一,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明宣德时期。明代并无「斗彩」之名,凡是釉上彩瓷均称作「五彩」。直到明宣德时期,斗彩瓷工艺开始形成雏型,而到清中期才有一本《南窑笔记》对斗彩作论述。斗彩又称逗彩,是明成化时期最脍炙人口的名瓷,是匠人们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装饰手法,使得纹饰中的釉下青花色与釉上彩色同时出现,并展现出争奇斗艳的效果,因而得名斗彩。它作为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,因其具有纹饰新颖,色彩淡雅的特点而名重于世。斗彩瓷器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,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。

 

青花五彩争斗艳

    清康乾盛世时期追仿明成化斗彩瓷器艺术,斗彩瓷成为了该时期最具代表的瓷器品种之一。乾隆时期斗彩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湛,窑温控制也相对准确,青花发色更加稳定,釉上彩颜色浓淡相宜。本藏品正是烧制于清乾隆时期的官窑,它完美的将釉上釉下彩融为一体,为清乾隆朝斗彩器之精品。

    1996年回归前的澳葡政府时期,此盌曾于澳门市政厅公开展览。是次展览首次集结了澳葡著名收藏家之得意藏品,是澳门回归前,中葡政府促进文化交流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公开展览,可见规格之高,展品之精。展览期间,此盌深受海内外藏家青睐和追捧。并被收录于《镜海藏珍》一书中,此书精编了澳门极具代表性的一百五十件藏品,包括定窑、官窑瓷器,青花、斗彩瓷器以及古玉,书画等金石古物。

    此盌造型规整,敞口、弧壁、浅圈足。口沿上饰一周如意纹,器外壁以青花勾绘各式缠枝花卉纹,碗心內饰团花缠枝纹,中心为一折枝莲花卉,构图讲究对称,间以花卉藤蔓,上面敷设诸色,饶见百花争艳,芬芳四溢之趣。绘画流畅细腻、勾勒精美,青花淡雅明快,诸彩佚丽华美,纹饰虽繁而不乱,自见高贵之气质。其色别素雅,胎骨之坚,胎质细腻,釉面晶莹细润、平滑光亮,釉色白中泛青、色泽如玉,底书青花 「大清乾隆年制」六字篆书款,端庄严谨为典型乾隆官窑之作。

    此盌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技艺描绘,精细的青花纹路交织繁复,线条众多却没有一丝多余的落笔点。可见这些繁复线纹乃一气呵成,一笔顺下绘制而成。而且流畅细腻,层次分明,非具有深厚功底的大师不可为也。这些线条构成了中国历史流传的典型陶瓷器装饰纹样——缠枝莲花纹。缠枝莲纹的结构连绵不断,所以具有「生生不息」的寓意,因此又被称为「万寿藤」,是吉祥和长寿的代名词。别致鲜活的莲花风姿妩媚,神韵盎然,娇艳炫丽。以其「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」的高尚品格,自古被世人称颂。作为御用官窑烧制的精品,其整体制作工艺精细,彩釉、画工甚佳,品相完美,而且流传有序。

 

御制官窑斗彩瓷

    斗彩艺术因观赏性强,烧制工艺繁复且成本极高,所以存世稀少。在各类拍卖会上,斗彩瓷器受到众多藏家的喜爱。2018年佳士得香港春季拍卖会上的清乾隆「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」,原被费布克美术馆珍藏的精品,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,最终以1.3亿港元的高价被国内行家收藏。本藏品「斗彩团花缠枝莲纹盌」从制作工艺到烧制过程,皆于乾隆时期官窑宫廷御做。所绘图案经皇帝御批,后由御用画师精心绘制,线条生动流畅,笔法活泼,精工细作,在双勾线内施上釉彩,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青花幽靓雅致,釉上彩娇艳华丽。斗彩瓷器自出产以来便备受瞩目,古今中外都对其极为追捧,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湾故宫博物院都收藏有御用斗彩瓷器,充分说明了斗彩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