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历古装行乐图(局部)
故宫博物院藏
图中乾隆手持木柄三镶嵌如意

「如意」,古时又称「握君」或「执友」,是由笏和搔杖演变而来,魏晋时期为“扪虱谈玄”之用,南北朝时又在战争中作为代麾指挥之物;到了清代具有吉祥驱邪,承载美好愿望的含义,成为皇宫节庆礼仪中不可或缺之物。


高逸图(局部)
上海博物馆藏
图中竹林七贤的王戎手执一柄如意

最早的如意,柄端作手指之形,以示手所不能至,搔之可如意,故称如意,俗叫“不求人”,也就是现在所谓的“痒痒挠”。因其名字好听,如意越做越精致,品类也越来越多,一部分保留实用功能,在民间流传;一部分沾染了佛家气息,用做佛具;还有一部分强调其内涵的吉祥寓意,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。


弘历采芝图
故宫博物院藏
图中乾隆手持灵芝式如意

魏晋南北朝时期,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;唐代发展为柄身扁平,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,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。时至清代,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,柄端由直状变为小灵芝形、云朵形多种形状,头尾呼应,主体呈流线形,柄微曲,造型美观华丽,成为宫廷的珍宝之一,现今我们所见的古董如意,大多都是自清朝流传下来的。当时,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,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笼络人心,以视器重。


处处座之旁
率陈如意常

乾隆一句“处处座之旁,率陈如意常”,道出了宫中琳琅满目各式如意的盛景,乾隆三十五年,乾隆皇帝六十岁大寿时,朝臣们为了迎合天子喜好,聚集在一起私下讨论送什么样的寿礼才能符合天子心意,集思广益之下,朝臣集资们进献金累丝万年如意六十柄。别看这套如意远看简单,但观其细节堪称大成之作。


金累丝万年如意(共60柄)
故宫博物院藏

一柄代表一年,足一个甲子,寓意乾隆六十大寿。如意使用八成金制成,以楠木为支撑,双股花丝掐制、堆砌成如意表面的花纹,再累起镶嵌的凹槽,镶嵌绿松石,共耗费黄金1361两(42546克),繁复奢华,巧夺天工,深受乾隆喜爱。这一套如意令乾隆帝龙心大悦的原因也不仅仅只是工艺之极,更因为如意所承载的美好寓意吉祥的祝福。

本品为黄杨木嵌宝石如意。主体选用黄杨木作为木柄,黄杨木生长百年,直径才加粗一尺,其木质柔韧细密,色泽淡黄无疵,细腻润泽可与象牙媲美,年份越久色越深,古朴美观,黄杨木本身还自带一股淡淡的香气,雅而不俗。三镶如意为乾隆时期特有的,如意的首、身、尾分别嵌饰宝石,故而称为三镶如意。

柄首为云头式,边缘起线随形而就,内中镶象牙,取“吉祥如意”之意。采用透雕、镂雕、浮雕、阴刻等技法,雕刻出亭台楼阁,如临仙境,飘飘然矣。

柄握嵌大块白料,雕琢穿花龙纹,脉落清晰,刀工犀利。龙身粗壮,细颈及身躯蜿蜒,毛发上冲,上唇长而上挑,底纹为镂雕缠枝花卉。在枝叶中游弋穿梭。龙回首仰望,四足紧抓折枝花卉,口大张,眼大睁,呈飞翔状,威武庄严。龙为帝王象征,此如意雕穿花龙纹,应为宫廷御用之物。

柄端嵌小块白料,雕如意形云纹。两层向内勾卷,线条粗细匀称飘逸灵动,纹样小而简单,垂弧圆润,云头小巧灵动,寓意吉祥高远。

如意尾部配黄色丝穗,只由一条丝穗来回编织打圈成结,工艺十分考究,本品与故宫所藏的一柄【绿地镂空粉彩福寿如意】的丝穗相同,这种丝穗工艺为宫廷工艺的一大特点。由此又可证明此物为宫廷御用。

整器采用整株黄杨木雕琢而成,颈稍细,屈曲有致,浑然一体,如行云流水,其上精雕细刻八吉祥缠枝西番莲纹样,走刀处细致精巧栩栩如生,曲线婉转流畅,内嵌多种宝石。八吉祥乃为西藏藏传佛教八宝,依次为宝瓶、宝盖、双鱼、莲花、右旋螺、吉祥结、尊胜幢、法轮。镶嵌的宝石则有绿松石、琥珀、珊瑚、象牙、红宝石等,色彩和谐,错落有致,暗含佛家“七珍八宝”之言,寓意趋吉避邪,长命百岁,吉祥常在之意。

上手细细观看,风格厚重古朴,雍容端庄,金碧辉煌,华美非常;选材用料珍罕少见;制作工艺细腻、精致,穷尽极巧;器型规正、标准。自有堂皇贵气,充分表现出宫廷器物的华丽与精致,是清宫廷制如意的经典之作。


紫檀柄金瓦嵌宝石如意
故宫博物院藏

故宫收藏【紫檀柄金瓦嵌宝石如意】柄首云头式,尾部配黄色丝穗。材质珍罕,加之雕嵌皆工与本品相近,同为三镶如意。

「如意」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,我们不仅常说万事如意,也说称心如意、吉祥如意,因其蕴含的美好寓意,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都对如意爱不释手,出门看花有它,陈设摆件有它,衣衫纹饰上还有它,哪怕是说过千百遍的祝辞,也不损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之意。「如意」承担着无数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与追求,在2020这个特殊的时期里,中国根只愿能借如意的美好寓意,来祝愿国家和人民,万事如意,且望珍重。